查看原文
其他

上新啦!蕲春观察→闪亮登场

黄冈日报新媒体 黄冈日报 2023-02-26

1月20日
《黄冈日报》首发县市新闻版浠水观察
今天上新了↓↓↓
蕲春观察闪亮登场

招商局集团:产业扶贫扶出蕲春特色
通讯员蕲宣

阅读提要 

2012年底,招商局集团根据中央部署,新增蕲春县为定点扶贫县。8年来,招商局集团以产业发展为突破口,将当年建设深圳蛇口“前港-中 区-后城”的成功模式推广到蕲春,探索出了“产业+”特色精准扶贫模式,有力推动蕲春产业转型升级。8年来,招商局集团累计在蕲春投入帮扶和产业资金逾5亿元,实施扶贫项目39个,派出挂职干部4 名,帮助脱贫16.38万人。目 前,蕲春县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决定性成效,实现 49593 户163198 人脱贫、136 个贫困村出列。2020年4月21日,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蕲春县摘掉了贫困县“帽子”。



远方,青山叠翠,白雾环绕;近处,湖水清清,鸟鸣阵阵。隆冬时节,位于蕲春县蕲州镇雨湖之滨的李时珍纪念馆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参观。与李时珍相关的药旅产业的精准扶贫让蕲春贫困百姓的生活变美了。

1994年,蕲春县被列入国家重点贫困县,2011年被列入国家集中连片大别山贫困地区扶贫攻坚主战场。2012年底以来,招商局集团下苦功、打硬仗,拓宽思维、创新方法,以“蛇口模式”扶出产业扶贫的蕲春特色。


幸福新村的“蕲春画卷”


真扶贫,扶真贫。

粉墙黛瓦,三面环水。宽阔的水泥路蜿蜒盘旋,一排排新房错落有致,不远处的小院里时不时传来爽朗的笑声……这里是青石镇大屋幸福新村,也是从许冲村二组搬下来的低保户54岁老人梅正清的新家。

2012年,招商局集团开始对蕲春县进行定点扶贫工作。于是,“百年”企业结缘“千年”县域。2013年,招商局集团在蕲春县探索推进“4+N”(建设一批幸福新村、转移一批劳动力、办好一个干部培训班、引进一批企业、拓展 N个项目)定点扶贫工程,扶贫搬迁、建设幸福新村就是其中计划之一。

青石大屋幸福新村作为第一个移民安居工程,于2014年8月竣工,共有126户山区五保户、低保户搬进幸福新村,梅正清老人就是其中一个“拎包入住”的村民。梅正清老屋离许冲村村部有2公 里,2014年搬来了大屋幸福新村。 

“以前住在山区,都是泥巴路,出来一趟不容易。现在住在这里,条件又好,马路也宽阔,很方便,非常感谢招商局。”梅正清表示,2016 年他在大屋幸福新村村部的旁边开了个艾灸馆。平日里,他义务为五保老人推拿按摩、针灸艾灸,还通过自己努力考取了“中医高级证书”。

像梅正清老人这样的贫困户还有很多,他们不仅住上了环境优美、交通便利、配套齐全、生活舒适的移民新居,而且实现了稳定就业。

2013年至2015年,招商局集团累计投入1435万元,在青石、大同、向桥等乡镇建设了一批“招商局·幸福新村”,解决了22户贫困户安置问题,为湖北省乃至全国易地扶贫搬迁提供了“蕲春样本”。

招商局集团还促成“互满爱”组织开办“希望幼儿班”;支持“四川海惠”开 展“贫困乡村社区综合发展项目”;携手真爱梦想基金会建设“梦想中心”;实施白内障复明工程……


"蛇口模式"的蕲春实践

管窑镇岚头矶江边,两台红色的门座起重机时刻准备挥动着巨臂装卸货物。这里是招商局援建蕲春的第一个现代化长江码头,也是“前港-中区-后城”蛇口模式在蕲春进行复制的关键一步。

招商局在帮扶过程中,瞄准蕲春地处长江经济带和拥有中药材产业资源的优势,将“前港-中区-后城”的成功模式推广到蕲春,以“港口先行、产业园区跟进、配套城市新区开发”为区域经济发展路径,实现港、产、城联动,助推蕲春县域经济转型升级。

2017年5月,蕲春港长江码头竣工开港并投入试运营。截至2020年10月 底,完成货物装卸量306万吨,圆了蕲春人民“建设大码头、融入大武汉,将大别山区的丰富物产通江达海”的梦想。 

“我们蕲春县背靠大别山,面向长江。招商局不仅帮我们脱贫,还给我们带来了观念的转变与提升。”市委常委、蕲春县委书记赵少莲表示,这个长江码头的投入运营,标志着蕲春从“蕲河时代”跨入“长江时代”,为蕲春县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开启了航程。

港口兴,产业活,城市旺。结合“中 区”“后城”的规划,招商局探索开发蕲春李时珍工业园区河西新区,明确了将园区打造成为“国内先进的中草药产业示范区、长江中游港城联动发展新典范、武汉城市圈健康产业的生力军”总体定位,提出了以“健康、临港”为主题的发展路线。

2017年5月8日,招商蛇口与蕲春县政府合作成立招商局(蕲春)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作为14.7平方公里招商局健康产业新城合作范围内唯一招商引资管理平台。2018年5月,招商局蕲春产业促进中心投入使用,截至目前已累计签约项目38个,投资额超90亿元,引进燕加隆、永润橄榄油、艾艾贴等企业。 

“不仅要帮助蕲春率先脱贫,而且率先实现小康。”招商局集团以产业扶贫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前港-中区-后 城”模式焕发出无穷的生机和力量。


产业扶贫的蕲春特色

小小艾草渐成“扶贫大树”。蕲艾产业,成为当地干部群众津津乐道的产业发展“传奇”。

在开展扶贫工作的过程中,招商局集团以“打造一个园区、发展一个市场、培育一个产业”为抓手,推动蕲春更好地融入国家长江经济带战略和健康中国战略。 

“产业+资源优势”扶贫,助力蕲春产业转型升级。大健康产业就是招商局重点培育的一个抓手。2018年2月,招商局健康产业(蕲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蕲春健康”)成立,依托道地蕲艾品牌,帮助蕲春研发及打造高精尖、高附加值的优质蕲艾产品。招商局蕲春健康种质资源基地位于管窑镇寒婆岭村,这里蕲艾种植面广、品种繁多、形态各异、株高不等。“世界艾草看中国,中国艾草看蕲春。我们希望将这个基地打造为全国艾草品类最齐全的种质资源圃。”据蕲春健康生产部副主任王小帅介绍,招商局蕲春健康种质资源基地每年提供600万株优质蕲艾种苗,可供1000 亩核心蕲艾种植基地使用,以科技引领来提高蕲艾品质和产量。

管窑镇的蕲艾发展历程,是蕲春艾草产业崛起的一个缩影。镇长徐红霞介绍,过去,这里的蕲艾长在路边、房屋前后。2015年起,蕲春县设立500万元奖补资金,发动农户种蕲艾,保护价收购。“今年,蕲春将艾草最低收购价从每斤8元提高到11元。”徐红霞说,仅此一笔,全县蕲艾种植户可增收 1.3 亿元。保护价提高后,蕲春新增蕲艾种植面积6400亩,艾草种植总面积达到18万亩,产业发展有了充足稳定的原料供应,带动全县 3 万人脱贫、10 万人就业增收。如今,管窑镇蕲艾种植面积超过 8000亩,八成贫困户通过种植蕲艾或在蕲艾基地打工脱贫增收。

此外,蕲春健康还重点围绕蕲艾研发,累计投入近 2000 万元,收储蕲艾1500余吨,直接改善5000余贫困人口的生计。同时,成功研发蕲艾抑菌无纺布,成为抗疫物资优质材料。 

“产业+助农产业链”扶贫,拓宽农户脱贫增收渠道。帮助销售农产品,打开市场是关键。招商局结合蕲春县的产业战略,不断整合专业资源,打通助农产业链,搭建电商平台,拓展消费市场,用市场化手段促进贫困户脱贫增收。

在产业链下游,招商局慈善基金会从消费端破局,重点打造扶贫产业价值链,开创扶贫公益品牌“27°农”,助力蕲春农产品品牌建设,提升市场竞争力。该品牌通过整合招商局销售渠道,对接京东、顺丰等电商平台,广泛调动集团员工参与消费扶贫,持续拓宽市场,切实帮助蕲春广大农户增收。 

“27°农”品牌开发了蕲春油茶籽油,新推出蕲艾艾柱、蕲艾精油、蕲艾湿巾等产品。截至目前,该电商平台已支持销售农产品 4000 余万元,用市场化手段促进贫困户可持续增收。



美丽“四好农村路”
蕲春县将农村公路建设与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全域旅游统筹结合、一体推进,实施示范县创建、安全生命防护、公路危桥改造、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垸垸通脱贫路、交通补短板六大专项工程建设。截至目前,全县农村公路达 3484 公里,带动雾云山、宋塘、三角山、会龙池等一大批省级旅游名村和美丽乡村,形 成“以路美村、以路兴业、以路富民”的发展新格局。图为1月12日株林镇宋塘村“组组通、路路安、条条畅、处处美”航拍景象。通讯员 陈顶云


加满油 铆足劲蕲春突出特色提升乡村振兴质效

1月23日,在蕲春县漕河镇铁山村鲁王寨,冬日的暖阳照耀在农家的庭院,殷红的梅花显得格外耀眼,慕名而来的游客纷纷掏出手机,在乡村旅游网红打卡点拍照留念。 

1月12日至13日,在该县年度拉练检查上,突出“精品、精致、精准”特色,统筹人居环境整治、农业品牌建设的乡村振兴“加速度”引得众人啧啧称赞。

生态宜居,夯实乡村振兴的基础。该县大同镇筹措资金2600余万元,对镇区进行全面提档升级,兴建宜居小城镇。蕲州镇以“美丽乡村”创建为抓手,刷黑镇区街道路面,开展房屋整修、道路硬化、杂物清理等工作,提升村容村貌。狮子镇高标准规划“艾莲小镇”,投入资金1000万元,改房、改厕、改 水、改线,新建公厕、新装路灯、文化长廊、观景亭等配套设施。

完善产业,指引乡村振兴的方向。该县立足当地特色资源,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横车镇围绕“县城延伸区”和“河西拓展区”的目标,按照“一带三园多点”空间布局,新签约能人回乡项目13个,协议投资额6.48亿元。赤东镇投资建设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先后在同心、苏圩、五斗地、赵林等行政村流转土地 2000 亩,安装硅片 59 万平方米,带动当地200余农民就业,实现年发电量1.4亿千瓦时。

构筑体系,完善乡村振兴的出路。张塝镇建设扶贫助农综合服务中心,建立了覆盖镇、村、组的快递进农村物流体系,驱动了该县产业扶贫的新浪潮。八里湖办事处投资1200万元建成农产品交易中心,把党群服务中心、政务服务中心与农产品交易中心融为一体,提高群众办事效率。彭思镇打造“乡村建设+产业扶贫+乡村振兴”示范点,带动螺蛳港及周边5个村120名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实现“农田变公园、产品变商品、离乡变返乡”。

突出特色,丰富乡村振兴的内涵。该县聚焦聚力,深耕艾经济,在种满种足、质量监管、市场准入、标准制定、开发品牌、做强龙头等方面用力发力,推动大健康产业再上新台阶。全县蕲艾种植面积达 20万亩,15 个乡镇办在蕲艾种植、加工上各具特色。刘河镇通过招商引资,整合周边土地,内引外联,联片打造蕲春首个乡镇级蕲艾产业园——石马山蕲艾产业园,建设蕲北山区最大的艾叶收购、蕲艾产品研发、生产、展示、体验、销售和贸易物流中心。

目前,该县正紧盯新“一县一区”(中国健康产业示范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发展定位和“两个前列”(继续保持全市前列、争取跃入全省第二方阵前列)发展目标,以县校合作、教授回乡和能人回乡“千人计划”为载体,优化创新要素配置,主攻产业和特色,全面提振乡村振兴质效。(通讯员吕雷 特约通讯员陈钰)

蕲春“引智回归”实现开门红

1月8日,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和湖北驹龙园茶业有限公司共建生态茶园项目成功签约,实现今年蕲春县教授回乡“千人计划”工作开门红。

湖北驹龙园茶业有限公司位于该县大同镇李山村,是集茶叶种植、育苗、收购、加工和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市级重

点龙头企业。该公司依托教授回乡“千人计划”,与湖北省农科院共建生态茶园项目,立足于蕲春“生态立县”的功能定位和“生态农业”产业规划布局,进一步优化产业生态,提升该县茶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蕲春拥有医圣故里、教授名县、王府胜地、中国艾都四张名片,自然生态优美、地理位置优越、产业基础优厚、要素保障优全。为保障项目顺利落地,该县加强和外界联系与合作,积极做好项目实施的全方位服务。

目前,该县在全面梳理企事业单位的人才、技术需求,建立教授回乡“千人计划”需求信息库,精准对接在外蕲春籍专家教授,

积极协助他们与有需求的企事业单位牵线搭桥、促成合作。建立长效联络服务和回乡合作机制,支持专家教授通过项目合作,技

术入股等方式,与家乡企事业单位开展多样化、多领域合作。(通讯员吕雷 特约通讯员陈钰)

让党的创新理论进入群众心坎蕲春文化惠民润物无声

“五中全会指路灯,中国经济要井喷,开拓进取大改革,发展天天新变化……”1月8日,歌舞声、快板声在蕲春县株林镇达城村文化广场上空久久回荡,激起欢笑声如潮涌动。

连日来,由蕲春县委宣传部、县文联组织的“文艺轻骑兵”宣讲小分队挺进镇村一线,用黄梅戏、快板、歌舞等文艺表演形式,开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进万家”文艺轻骑兵“文化惠民”演出活动。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融合了党的惠民好政策和群众身边发生的新人新事新风尚,唱响了乡村振兴赞美曲,传递出时代正能量。

如何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讲清楚、讲明白,让老百姓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该县创新推出“理论+文艺”的宣讲方式,通过多层次、全覆盖、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文艺表演中,增强对群众的吸引力,推动五中全会精神入脑入心、落地生根。“我觉得这样的宣讲特别有新意,通俗易懂、接地气,特别鼓舞人心。节目丰富多彩,无论是黄梅戏还是相声,在表演中找到了我们生活的影子。”达城村党支部书记刘淑英说。

该县文联主席李泓介绍,植根蕲阳大地厚重文化底蕴开辟的《艾都文艺》电子周刊,以小说、散文、诗词、书法、绘画、摄影、文化研究、民间文学等多种方式,讲好蕲春故事,传递蕲春好声音。

据了解,元旦期间,该县已开展“文艺轻骑兵”下基层、送戏下乡等志愿服务活动124场次;线上与线下结合,通过新媒体平台联动开展文艺演出、文艺培训、文化服务等200余场次。(通讯员胡耀杰 吕雷 特约通讯员陈钰)



黄冈日报官方视频号上线!

欢迎关注!


责编:李奕漫|初审:叶涵莹|终审:钱芳
来源:黄冈日报全媒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